2026年, 市中区规模以上工业营业收入预计将突破240亿元
- 2025-07-22 17:10:25
- 444
7月22日,济南市召开“深入实施工业强市发展战略”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5场市中区专场。
市中区委副书记、区长孟庆顺表示,市中区将大力弘扬惟实励新精神,进一步聚焦全市“13+34”标志性产业链体系,立足市中区“3+2”主导产业定位,坚持生态、载体、场景、基金“四轮驱动”,用好“两张网”资源,加速构建高端化、智能化、绿色化、集群化、国际化的现代产业体系,全力打造都市工业市中样板。
以生态建设推动产业聚合。市中区重点培育航空航天、低空经济、电力战新、新一代信息技术、新能源汽车、机器人等产业集群,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、“政产学研金服用”深度合作、开放共享的创新体系,推动企业之间协同合作、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,实现新质生产力与生态系统的深度融合。预计2026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营业收入将突破240亿元,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超60%。
以载体支撑构筑产业高地。市中区依托“一区多园”布局,以新型工业化为引领,积极争创省级经济开发区,聚力打造济南都市工业承载区;率先在全市推动M9产业用地落地,持续完善园区基础设施,高起点、高标准构建中心城区内产业聚链、技术融创、人才汇智、生态友好的新型产业园区。目前,正以党杨路为轴线,率先打造新一代信息技术、电力装备、新能源汽车、空天信息、人工智能等5个新型产业园区,持续塑造市中产业竞争新优势。
以场景赋能驱动智造升级。市中区推动成立应用场景研究院,系统推进数字基础设施升级与场景创新。大力推进“千兆城市示范区”建设,实现5G网络深度覆盖和规模化应用。持续强化校地企协同,促进关键核心技术突破与成果高效转化,推动机器人、确定性网络、大模型等更多“硬科技”落地专业园区。积极引导企业深化“上云用数赋智”,“一业一策”推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全覆盖,聚力打造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、晨星工厂、5G全连接工厂,加速人工智能在智慧教育、智慧医养等领域的“AI+”场景落地,预计2026年,累计培育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15个以上。
以基金带动激发产业动能。目前,市中区已与交银资本、国科资本、济钢基金等12家投资机构达成合作意向,计划组建产业投资基金、创业投资基金、低空经济专项基金等5类基金,储备总规模突破80亿元,加速打造“百亿级基金群”。首批组建的交银AIC基金、齐鲁新质生产力基金等24亿元基金(群)预计于8月底前全部落地,将为产业发展提供稳定、精准、有力的全周期金融保障,全面解决产业发展现实需求。(济南日报·爱济南记者:卢震丁梅浩)
- 上一篇:泰方回应军官在国防部宴请中国
- 下一篇:男子为博流量骑摩托车超速谎称赶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