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鹏P7+陷转向缺陷风波, 车主建维权群要求车企召回
- 2025-07-15 08:26:34
- 854
近日,刚刚上市8个月的小鹏P7+被卷入了一场不小的风波。作为小鹏汽车旗下热门的AI智能掀背轿跑,如今却因转向问题让众多首批车主忧心忡忡,甚至走上了维权之路。
车主爆料:转向故障频发,“打胶”处理存隐患
2024年11月正式上市的小鹏P7+,起售价18.68万元,比预售价低两万多元,这一价格优势吸引了大量消费者,服务器一度被挤爆。然而,如今一些首批车主却后悔不已,纷纷在社交媒体上反馈车辆遭遇转向故障。
有车主透露,小鹏P7+出厂时转向机接口防水存在设计缺陷,会漏水导致转向机短路。更让他气愤的是,小鹏官方疑似用赠送底盘整备和保养等活动为借口,隐瞒真实情况误导车主签署施工单,在保养过程中,工作人员为车辆转向机打一款结构胶。经查询,这款结构胶并非专门的线束防水密封胶,在防水性能、耐候性等方面可能存在短板。
这种“事后打胶”的情况并非个例。另一位车主表示,今年7月听说转向失控问题后前往门店检查,售后未看车就直接称已打过胶,可放心开。然而第二天,车辆在高架上行驶时弹出转向机故障警报,方向盘沉重如被锁死,险些酿成严重事故。
还有车主在社交平台发帖称,自己的小鹏P7+行驶不到8000公里,已两次出现行驶过程中方向盘转不了的问题。第一次在高速服务区,重启车机后恢复正常,检修时售后称是接头未封胶导致水汽入侵,封胶后问题解决;第二次下高速时又出现类似问题,售后先称是软件问题,追问后才承认可能是机械问题,并愿意免费更换总成,但无法给予书面承诺,且维修记录在车控App上显示为“已取消”状态。
目前,小鹏P7+车主已组建了超过400人的维权群,车主们诉求明确,要求小鹏方面召回有缺陷的转向机,并更换新款。
销售中心回应:确有类似问题,建议检修保修
针对小鹏P7+的转向问题,有媒体向小鹏汽车方面问询,截至发稿前,官方暂无回应。不过,一家小鹏汽车销售服务中心工作人员透露,其所在门店确实有该车型遇到过类似转向问题,但具体症状各有不同,建议遇到问题的车主前往门店检修。该工作人员还表示,小鹏P7+还在质保期,若问题非外力造成,可直接保修免费更换零件。
然而,车主们对小鹏目前的处理方式并不满意。他们认为,小鹏仅对已出现问题的车辆进行维修,而未出现故障的车主仍面临极大隐患,是在“赌概率”。就目前的情况来看,面对小鹏P7+存在的转向问题,在车企不主动召回的情况下,车主应该如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?
律驰驾道观点
一、设计缺陷与安全隐患的指控
若车主爆料属实,小鹏P7+在转向机接口防水设计上存在明显缺陷,这不仅关乎车辆的基本安全性能,还可能对驾驶者的安全构成威胁。
转向系统作为车辆的核心部件之一,其稳定性直接关系到驾驶安全。一旦出现问题,可能导致方向失控,引发交通事故。因此,设计缺陷问题不仅关乎个体车主的利益,更关乎公共安全。
二、“事后打胶”处理的合理性
若销售者方面确实存在隐瞒真实情况、误导车主签署施工单的行为,这无疑是对消费者权益的侵害。使用非专用结构胶进行“事后打胶”处理,虽然在短期内可能缓解问题,但长期来看,可能因防水性能、耐候性不足而再次引发故障。
此类处理方式不仅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,还会损害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任。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,车主可能因不知情而继续驾驶存在安全隐患的车辆,进一步加剧了风险。
三、召回与否的争议
从消费者权益保护的角度来看,若车辆确实存在设计缺陷且可能引发安全隐患,车企应主动承担责任,采取召回措施。这不仅是法律规定的义务,也是企业社会责任的体现。
对于车企而言,召回措施意味着巨大的经济成本和品牌形象受损的风险。然而,与长期的安全隐患和消费者信任危机相比,短期的经济损失或许是可以接受的。车企需要在保障消费者安全和维护品牌形象之间找到平衡点。
四、企业责任与品牌形象的重建
小鹏汽车应正视问题,积极与车主沟通,了解具体诉求和问题所在。通过公开透明的态度,展现企业的责任感和担当精神。
除了对已出现问题的车辆进行维修外,小鹏汽车还应全面排查同批次车辆是否存在类似问题,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整改。同时,加强产品研发和质量控制流程,确保类似问题不再发生。
通过积极应对和全面整改,小鹏汽车可以逐步重建消费者信任和品牌形象。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,一个负责任、有担当的品牌形象将成为企业宝贵的无形资产。
汽车法律纠纷,就找律驰驾道。
- 上一篇:易烊千玺演唱会
- 下一篇:田柾国听到要减肥的反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