力压吉利长城! 又一汽车巨头诞生, 百年难见的气运之子
- 2025-07-22 19:11:51
- 337
作为中国自主头部车企,吉利和长城一直都是自主品牌的顶梁柱。
如今有一个三四线小厂,只用了几年时间,就力压吉利和长城,成为中国又一个汽车巨头。
这就有点像是百年难见的气运之子,到底是哪一家车企这么牛呢?
1. 又一汽车巨头诞生
汽车行业新旧时代交替,传统燃油车向新能源车过渡。车市竞争愈发白热化,行业进入深度洗牌期。
价格战硝烟弥漫、内卷化态势扩散,整车厂商哀鸿遍野。然而,偏安于西南一隅的赛力斯,却步步高升,交出了一份份靓丽的成绩单。
业绩预增公告显示,今年上半年赛力斯预计,实现归母净利润为27亿—32亿元,同比劲增66.2%—96.98%;预计扣非净利润为22.3亿—27.3亿元,同比大涨55.13%—89.92%。
事实上,赛力斯去年就已经实现了盈利。
2024年,赛力斯全年营收达到1451.76亿元,同比暴涨305%;净利润一举扭亏至59.46亿元,成为继特斯拉、比亚迪、理想之后,全球第4家实现盈利的新能源车企。
近6个月内有18家机构预测,赛力斯今年的净利润将超过百亿。
去年,中国车企净利润能够超百亿的,也就比亚迪、吉利、奇瑞、长城四个车企。这意味着,今年中国又将诞生一个汽车巨头,就是赛力斯。
2. 力压吉利还有长城
赛力斯成为汽车巨头,除了净利润之外,还有一个证据是市值。
众所周知,市值是衡量企业的重要指标,其反映的是市场价值,折射出资本对企业未来发展潜力的看法。
最新的全球车企市值排行榜上,赛力斯以296.3亿美元的市值,高居第17名。
同时,赛力斯成为中国第三大市值车企,仅次于小米集团和比亚迪,不仅力压上汽、吉利、长城等传统巨头,而且也超越理想、小鹏等其他新势力。
赛力斯最大的价值,在于旗下与华为深度绑定的问界品牌。
这是一个对标BBA,进入30万元以上价格带的高端新能源品牌。旗下的问界M5、M7、M8、M9等车型,一经上市就能冲击固有市场格局,撑起国产车在高端豪车细分领域的脊梁。
尤其是起售价超50万元的问界M9,已经连续一年多蝉联50万元以上豪华车销冠,打破BBA等外资品牌以往在此领域的垄断。
反杀BBA,在高端市场虎口拔牙,问界呈现出超强的攻坚能力,未来可期。
3. 百年难见气运之子
赛力斯的成功,其背后的掌舵人张兴海值得大书特书。
作为土生土长的重庆人,张兴海早年制造弹簧。接着,他成立渝安集团,抓住摩托车风潮,将摩托车减震器做到行业产销第一。由此,张兴海赚取第一桶金,初尝命运的馈赠。
后来,他与东风汽车合作成立小康股份,进军汽车行业。
随着“开东风,奔小康”的口号风靡全国,东风小康的微型汽车,与五菱宏光、长安之星三分天下。小康股份也登陆A股,张兴海身家水涨船高。
2015年,张兴海开始转型新能源车,但赛力斯一度濒临绝境。
关键时刻,华为抛来橄榄枝,这是一条比东风更粗的大腿。赛力斯与华为合作的问界一炮而红,张兴海得到了命运的第三次馈赠。
张兴海曾经无奈表示,渝安、小康、赛力斯三次更名,每一次都被人看不起,什么东风小康土,赛力斯出卖灵魂。
有人调侃赛力斯的造车路:厂是重庆政府投的,技术是华为提供的,品牌营销是余承东干的,销售场地是华为的,一辆问界M9爆赚百亿,反手买下政府的工厂和华为的商标,简直是“躺赢之王”。
对于这些风言风语,张兴海不为所动,终于站在了别人站不到的高度上。
2024年第三十一届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上,张兴海有感而发:“我本人是在汽车行业里干了20年……是第一次参加这个层级的活动。”
回顾张兴海创业生涯和赛力斯造车历史,那一次又一次的神操作,哪里是“躺赢”,分明是把每一次机遇都牢牢抓在手中,在时代的浪潮中,踩准了每一个浪头和鼓点。
其成功,既是运气的馈赠,更是顺势而为的智慧。
- 上一篇:袁记云饺门店回应肉馅有小虫爬
- 下一篇:只有减肥的人才知道她有多真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