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窑真的“卖了”? 当国民汽水变成了外资控股, 网友: 坚决抵制!
- 2025-07-22 11:37:07
- 113
[熊猫]大窑真的“卖了”?,曾经被喻为“烧烤摊上的神”,又是吴京代言的“过敏契税”,获得了很多老百姓们的喜爱,尤其是撸串的时候,配上大窑,简直是一绝!
可是市场监管局在7月16日发布的一则通知中,里边明明白白的写着大窑已经被美国的KKR收购了85%的股权,而且这个股权俺已经在今年的7月4日办理完毕了,这不禁让网友们都猜想大窑真的变成了外资控股?这网友们可就不愿意了!
大窑真的“卖了”?大窑是如何一步步走到“国民汽水”的?
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
普通下的“精致”
大窑的长相让它看起来确实是像不好卖的样子,这我们得承认,大窑的卖相跟“精致”两个字实在没什么关系,从它的包装来看,一个硕大的玻璃瓶,酷似早年的回收啤酒瓶,笨重又直给,瓶身标签上的设计,也透着一股子“有啥说啥”的实在劲儿,毫无美感可言。
可就是这么一瓶汽水,在超市里可能乏人问津,但在饭馆的菜单上,它却能心安理得地标价6块钱,甚至10块钱,第一次见到这种汽水的人,心里大概都会犯嘀咕,这玩意儿凭什么能卖这么好?还能卖这么贵?
大窑成功的第一个秘密就藏在它的味道里,而这味道的核心是一种“简单粗暴”的甜,翻开它的配料表,就像打开了一本甜味剂的教科书,什么甜蜜素,安赛蜜和阿斯巴甜等这些代糖界的猛将一个不落,它们联手贡献了一种直接,霸道和毫不拖泥带水的甜。
而且这个甜味还很猛烈,一口下去仿佛能直冲天灵盖,越喝越上头,但妙就妙在,它又不是纯粹的工业产物,在配方里,人家明明白白地写着白砂糖,橘子汁,甚至还有一小撮蜂蜜,这些天然成分,给老百姓们一种安心感。
正是这种“人工甜和天然甜”的组合拳,才能创造出一种奇特的口感,入口的时候甜味很炸裂,但回味却收得干干净净,而且留在嘴里还不粘不腻,它精准地拿捏了人们对“爽”的定义,要的就是瞬间的感官刺激,而不是拖泥带水的甜腻负担。
如果说甜味是它的面子,那骨子里的讲究则藏得更深,多数人喝汽水,都只在乎够不够冰,够不够甜,很少有人会琢磨防腐剂用的是哪一种,但大窑偏偏在这上面较劲,它放弃了廉价且常见的苯甲酸钠,而是用了成本高出一截的山梨酸钾。
前者的用量如果稍有不慎,就会带来一丝难以察觉的“化工感”,但是大窑用的山梨酸钾就温和许多,酸味剂也是如此,它没有只用柠檬酸凑合,而是搭配了苹果酸,这种组合能让酸味在舌头上停留得更久,层次也更丰富一些。
“烧烤摊的神”
这些细节消费者感知得到吗?大多数人肯定是不能的,他们最多只会觉得,这汽水“还行”喝着“挺顺”,可正是无数个“还行”和“挺顺”,构成了产品最坚实的口碑,这是一种被克制住的“华丽”,大窑不跟别人炫耀,但是一旦跟别的产品对比,立马就能高下立判。
而且这么清爽的汽水儿,配合着烧烤摊上的烧烤,解腻是一绝!但是产品再好,卖不出去也是白搭,大窑真正的高明之处,在于它为自己设计了一套“共赢”的玩法,餐饮界的利润,从来都不是靠热菜炒出来的。
凉菜和酒水才是老板们闷声发大财的利器,这一点消费者也早就默认了,可口可乐和雪碧这些大品牌,渠道价格透明得像白开水,一瓶可乐进价多少,卖多少,老板心里都有数,顾客心里也有数,卖一瓶赚个一块两块就算顶到天了。
可大窑走的是另一条路,它把出厂价压得很低,给了饭馆老板一个巨大的想象空间,一瓶进价可能两三块的大窑,在烧烤摊上卖6块,顾客觉得可以接受,毕竟520毫升的巨大容量摆在那,比起便利店里6块钱一听的33毫升可乐,好像看着还挺“划算”。
要是大窑供应到热门的商圈里,卖上个十块,八块的也总有人买单,这么一算卖一瓶大窑的利润,能顶得上卖三四瓶可乐,面对这样一台“利润发动机”,哪个老板会拒绝?所以老板们都乐意把它摆在冰柜最显眼的位置,服务员也乐意在点单时多推荐一句。
大窑就这样兵不血刃地完成了渠道的渗透,一步步都走到了老百姓们的心里,可是大窑从没想过去跟谁争第一,它没进驻所有超市的货架,也没跟网红奶茶抢热搜,它只死死盯住了一个场景,那就是中国的夜宵江湖,尤其是烧烤摊这种地方。
想象一下那个画面,炎热的夏天,在街边,三五好友围坐在一桌,面前是滋滋冒油的烤肉,空气里弥漫着孜然和辣椒的香气,此刻你肯定最需要一杯冰的,而且是越冰越好,要能大口猛灌,而不是小口慢酌,要能迅速压住辣味,冲刷掉满嘴的油腻。
大窑就是为这个瞬间而生的,它配方里的果糖有“冷甜”的特性,温度越低,甜感越足,正好对冲烤肉的火热,碳酸气泡在舌尖炸开,带走的不仅是热量更是辛辣感,比普通糖水解辣快得多。
大窑真的“卖了”?
大窑本身就卖的很好了,又加上吴京的代言,瞬间就变成了“中年男人的挚爱三宝”,所以“老板,再来一瓶!”,成了烧烤摊上最常听见的回响,但这匹黑马却要被美国私募巨头KKR收购了?
根据市场监督管理局的官网显示,大窑的股权变更公示日期早就在2025年的6月20日到6月29日之间了,现在就已经过了公示期了,也可以看到美国的KKR公司已经收购了大窑85%的股权了。
这消息一出,网友们都不乐意了,都说着如果真被收购了,那就再也不支持大窑了,更有网友直言,支持大窑是因为支持国货,是出于对民族企业的朴素情感,还有网友说被收购后就会慢慢退市了,这事之前就有过的套路。
或许这次大窑的创始人王庆东是想要把国产的餐饮行业,做的更大更强,所以才想着被美国收购,或许是想要走国际化的道路?可是他有没有想过,国产刚崛起,就要把刚做起来的品牌拱手让人,这难道不是给中国其他国产行业开了一个危险的头吗?
或许是背后的利益太大了,导致大窑也经不住诱惑,当“国民汽水”变成了外资控股,消费者还会不会买账?